扫一扫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中艺金像
藏ICP备17000235号-1
创新是文化产业的不竭动力
时间:2017-06-27来源: 点击:7354

中国的年轻人很喜欢看。所以,文化产业的创新要探索人性背后共同的普世价值,如此才能利用最新的科技,包括AR、VR以及未来的人工智能,在大家愿意接受的前提下,做全球产业的布局和扩展。


  “中国有5000年的文化,美国只有240年的历史,为何中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还不到美国的10%,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张志兵抛出第一个问题。他认为,最重要的是文化转化,中国是“文”有余而“化”不足,美国是“文”不足而“化”来补。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但《功夫熊猫》却是美国的,《功夫熊猫》的票房收入有6亿多美元。美国能够把其他国家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转化。因此,文化企业要真正创新,一定要有科技的元素。


    “文化的元素来自创意。”在刘梦龙看来,创意本身就是无中生有的东西,要结合产品、品质,从最早的通过声光电、多媒体到加入3D打印、3D扫描,再到AR、VR的展示方式,展示过程有文化的融入和科技结合。


  潘公侠随后抛出第二个问题,“文化产业的价值会越来越大,如何实现文化的产业化、创新化、可持续发展?”


  黄锋先谈到国内一些企业的价值观。“华为、腾讯、阿里巴巴都强调用户的体验。很多时候,企业在往前走的过程中,有一些产品已超出了个人体验的范围。现在到了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阶段,必须要有先进技术。前不久,马化腾说AR技术是新时代产业革命的新动力。数字时代是必须要深度需要和面对的时代。”


  张志兵表示,如果产业想做强做大,一定要挖掘文化产业的价值和文化内涵。比如,为何LV的包能卖几万元?刘梦龙举了一个例子,如果获得博物馆的授权,就可以利用3D扫描技术、VR技术、AR技术,把它数字化,把其科技性、趣味性、文化性深度挖掘出来。


  美国的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大概是三分之一。当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问到美国科技与文化如何融合发展时,张志兵回答:“美国的文化产业强大与科技领先有很大关联。1830年美国就已发明了电报;19世纪,电影、电视机及科技类的文化产品、科技、技术都从美国诞生。科技的革命给文化产业带来非常大的触动。比如《阿凡达》是用3D技术拍摄的科技电影,中国电影的后期制作和科技技术,与美国还有20年的距离,除了技术还有人才等。”他还表示,中国现在很多科技,特别是应用型的科技,正在慢慢跟上来。


  黄锋开门见山地说,文化的内核是IP,与科技的结合,还有知识产权,拥有互联网技术。以中国电影产业为例,现在是500亿元的产值,中国对电影拍摄投入是1000亿元,整个电影产业是亏损的。在美国,每年有2万部电影审批通过,但真正能挣钱的电影只有200部,这是一个高门槛的行业,高门槛带来高利润。星巴克为何一杯咖啡的毛利有75%,背后的文化代表着时尚、自由。


    他分析,从科技的角度看,星巴克的供应链是很难学习的,不是开一家店那么简单,包括物流系统,自动识别哪些门店需要配多少货?明天能卖多少货?这个预测很重要,背后都是IT技术和AI技术发挥作用。“文化产业+互联网”是成功的商业模式。日本有一个动漫在上海仅一年时间卖了1亿多元。


在过去的一年里,文化服务业实现快速增长,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以“互联网+”为主要形式的文化信息传输服务业、文化艺术服务业、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以数字创意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产业,保持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势能。未来的目标是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以文化科技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以协同创新、研发攻关、成果转化、区域统筹、人才培养等为主要构成的文化科技创新体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