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中艺金像
藏ICP备17000235号-1
让中华优秀文化“活”起来
时间:2017-08-21来源: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作者:徐思浩 杨雅莲 点击:7321

2017081809213353.jpg

2017081809213369.jpg

2017081809213371.jpg

入选“2017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

 

    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血脉,积淀着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各民族文化发挥着哪些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当今社会具有怎样的价值与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华文化有着怎样的过去、现在,又将有着怎样的未来,以及在世界发展中肩负起怎样的使命?


    在“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人》3本书中,我们可以一探究竟。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 为每个民族打造一张文化名片


    中华文化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优秀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大融合、大文化的概念,在解读各民族具有个性化的经典文化的同时,更是以诸多的事件、细节、人物等表现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集中展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上海故事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编辑、“中华民族文化大系”策划执行与项目负责人杨婷说道。


    “中华民族文化大系”丛书(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共56卷,每个民族一卷。计划分5辑出版,2017年上海书展期间推出第一辑7卷。早在2011年,编辑团队就开始着手策划这套丛书。丛书参与者阵容强大,由著名学者乌丙安、郝苏民、葛剑雄担任总主编,50多位各民族学科带头人担任分卷主编,400多位学者参与撰稿。目的就是,为每一个民族认认真真做一张文化名片,要让本民族的人拿着这本书感到自豪,要让祖国其他民族的人为拥有56个民族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而感到幸福。


    为让内容更具可读性,丛书也面临了“如何把专家学者们‘学术味’较浓的文稿进行‘软化’”的问题。杨婷说,整个过程就是一场集中各方智慧的“脑力大碰撞”,编辑们与专家一起,重新搭建结构、改写标题、增加背景知识、降低阅读门槛、配备图片及音视频资料……有些章节,几乎是编辑整篇重写。其中有一位学者对编辑说道:“我交来的稿子就像个朴实的姑娘,经过你们的‘打扮’,她成为一位美丽的新娘,展现了动人的风采。”


    丛书集中展示每个民族的亮点、特点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点,在严谨的学术研究成果之上,以细节丰富观点,以温度传递情怀。杨婷举例道,比如,拉祜族是一个居住在云南澜沧江畔的民族,外界了解不多,但上世纪50年代有一部电影《芦笙恋歌》讲述的就是拉祜族的故事,其中的主题歌《婚誓》“阿哥阿妹情意长,好像那流水日夜响”更是家喻户晓。在编辑“拉祜族卷艺术板块”的时候,没有过多地去介绍抽象的理论,没有局限在一般的知识点,而是选取了这个亮点。在挖掘材料过程中,得知当年作曲家雷振邦在采风中被一位拉祜族少女的歌声所吸引,于是诞生了这首歌。“我们经过多方寻找,找到了当年在田野中唱山歌的少女、如今年逾七旬的娜海奶奶。我们的编辑在专家的介绍论述后,加了一篇人物专访和一些音频资料,使这部分内容更加生动丰满。一个不太为大众所熟识的民族,因为这首歌,因为这个亮点,让大众走近了拉祜族。”杨婷说。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 阐述中华文化发展方向


    中华书局编审、《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一书责任编辑陈虎,认识许嘉璐先生是1987年,距今已整整30个春秋。当时醉心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的陈虎,对先生在训诂、《说文》学等方面的成就可谓高山仰止,此后悉心研读许嘉璐的《古语趣谈》《古代文体常识》等近20种学术论著,渐知先生学术胸襟之广大。在百忙之中,许嘉璐曾定期于北京师范大学举行训诂学学术讲座。偌大的会堂,每次都是座无虚席,从大兴郊区横穿半个北京城的陈虎,每次都只能坐在门口的楼梯上听先生侃侃而谈。“先生一只烟斗,一张卡片,三个小时的讲座,从字、词意蕴,到文化内涵,条分缕析,娓娓道来,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听者如醉如痴。先生妙语连珠、逸趣横生的讲解,使得讲座气氛十分活跃,犹如一位老者在对着一群年青后辈讲说着自己的‘家长里短’。听先生的讲座,真是一种难得的文化享受。”就中华文化及当代学术研究等问题,陈虎也曾对先生进行过几次专访,深切体会到先生作为老一辈学人,对中华文化的现状和当代学术研究的深深忧虑,以及对中华文化前途和使命的深入思考。


    《中华文化的前途和使命》汇集了许嘉璐10余年来研究中华文化成果的精华,全书分为14个部分,全面分析和总结了中华文化的主要内容和特质等,指出了当前文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和症结所在,以及中华文化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发展方向。


    许嘉璐曾相继主持过多场不同文化类型之间的对话活动,这些活动的主旨之一,就是要“在世界舞台上把中华文化讲清楚”。先生认为:世界正在发生甚至可以说已经发生了巨变。宣告必然、必须要发生这一巨变的,是遍布于全球、人人容易感知的危机(或曰“风险”)。环境急速恶化、局部冲突不断、贫富差距拉大……这不能不促使人们警觉:地球怎么了?人类怎么了?社会出了什么毛病?未来的路在哪里?在这种情势下,中国学人应以什么样的视角、胸怀和方法去审视世界大势,反观自身的文化传统和当下的文化现状,同时又如何与世界人民联手,共同应对人类深陷的种种危机……这些都值得认真思考。


    正如许嘉璐所言:全面深入了解了自己民族的文化宝库竟如此丰富而璀璨,通过比较,更坚定了在多样化的古今文化中,中华独具优秀的特色……反过来说,中华文化之源远流长,几经衰而复兴、“遇难成祥”,原因之一也就在于中华民族的子子孙孙对自己文化的自信。中华文化“走出去”是必然之势。“一旦中华文化能够大踏步地‘走出去’了,就意味着中华文化之身已经强健了;而‘走出去’,也会影响和促进‘固本强身’。”许嘉璐说。


    《文化自信》 吸收传统 再造传统


    “文化自信与民族自强”“文化自信中的传统与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中国道路的文化自信”……作为一本普及读物,《文化自信——做理想信念坚定的中国人》(吉林人民出版社)通过通俗易懂的笔调,以朴实的话语启发中国人坚定理想信念。


    作为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吴玉章人文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的获得者,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教育家陈先达以丰富的文化底蕴让读者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在他看来,中国传统文化最大的优点或者特点,就是有传有统。传,是一代一代传下来,传统文化就存活于现实生活之中,具有连续性;统,是优秀的东西可以为后人继承,具有主导性,为当代人所遵守和尊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世界几大文明中,唯一在发展过程中没有中断的文化。要爱护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如今我们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的智慧,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宝库,而不是出于对传统文化的迷恋和孤芳自赏。”


    陈先达称,没有传统,就没有思想资源。任何民族的文化发展,都不可能摆脱自己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不是包袱,不是负担,而是人类文化继续发展的基石和台阶。“文化的发展,是一代一代人的不断积累,仿佛积土为山,越积越高。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九层之台,起于垒土。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是抛弃传统,而是在何种程度上吸收传统、再造传统。当然,如果对传统文化缺乏创造性,躺在传统身上,传统就可能成为一种阻力,所以在文化发展中始终存在一个传统与当代的问题,存在继承与扬弃的问题。”


    陈先达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之源。没有源,河流必然干涸,必然断流。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源远流长,具有持久性和不间断性,但这绝不是说,我们可以原封不动地保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是科学对待中国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命题。“要做到创造性转化和发展,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条:一是分辨,区分精华与糟粕;二是激活,通过与时代结合对传统文化做出与时代相适应的新的诠释;三是创新,接续中华民族文化优秀基因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出新的概念、新的观点。”


    中国不仅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还有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时期建设的先进文化。文化自信,说到底就是民族自信、国家自强和社会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自信,而且应该懂得文化自信不单纯是文化问题,还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复兴。”陈先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