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微信
版权所有 中艺金像
藏ICP备17000235号-1
碧艾香蒲处处忙丨关于古人的“趣味”端午……
时间:2019-06-12来源: 点击:7257

五月初五

仲夏映日

榴花照眼

龙舟争渡

蒲艾驱疫

糯粽飘香

佩香囊,系五彩

斗百草,饮雄黄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端者,初也,五与“午”通,又为阳数,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而根据地方习俗端午节还被称为菖蒲节、龙舟节、浴兰节、粽子节、解粽节、女儿节等。


微信截图_20190606145256.png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

清 郎世宁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187厘米,横101.5厘米


微信截图_20190606145018.png


微信截图_20190606145106.png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之《五月竞舟》 局部


关于其起源传说颇多,最通常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为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设立。传说五月初五屈原投汨罗江而死,世人哀之,百姓闻讯争相划船捞救,后发展成龙舟赛,为不让蛟龙和水族蚕食屈原的遗体,又投五色丝粽于水中喂食。


56463077_1.jpg

《屈原行吟图》

1942年 傅抱石 纸本设色

纵83厘米,横57厘米




尋端午之風物




在古人心中,端午是个“恶日”,因此很多风俗习惯都不同于今日,下面让我们通过《端阳故事图》册,了解一下传统文化中端阳节期间的重要民俗活动,领略历代各地的风俗习惯。



第一开名《射粉团》


50576[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射粉团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小弓射粉团,一笑向杯盘。


题:“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射粉团是一种唐代都城和宫廷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角黍就是粽子,而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说明这种游戏的参与者多为女性或者儿童),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当然除了射粉团外还有很多有趣的竞技类游戏,如斗草、打马球、斗力、走解等。



第二开名《赐枭羹》


50577[1024]副本.jpg

《端阳故事图》册 赐枭羹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百官却拜赐枭羹,凶去方知舜有功。


题:“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官以恶鸟,故食之。”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羮”。所谓枭羮,是以枭肉制作的羮汤。这里的枭指猫头鹰,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羮、送枭羮、吃枭羮的习俗。之所以说是“赐”枭羹,因为赐是上对下的,皇帝制作枭羮以赐臣下,意在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其中也包含了除绝邪恶的用意。将习俗官方和制度化后广为传播。而后因手段过于残忍,这一习俗并未流传下来。



第三开名《採药草》


50578[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採药草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采秀撷群芳,争储百药良。


题:“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在端午这个时间段天气燥热,人容易生病,蛇虫繁殖也容易把人咬伤。所以人们在这个时间采很多草药治病防病,而此时草药茎叶正好成熟,药性也最好。久而久之,人们认为在这个时间采到的草药具有特别灵验的效果,甚至相传此日是天医星临门。到明清时大城市的药铺常在端午日施药,居民届时会到药店索取应节的消毒药品,如雄黄、芷术等。于是形成了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第四开名《养鸲鹆》


50579[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养鸲鹆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鸲鹆新长成,登取去舌尖。


题:“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鸲鹆,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儿”,其他的别名还有许多,比如鹦鸲、寒皋、华华、鹤鸲等。八哥自己的声音比较杂噪且毫无韵律,但是却很聪明,极善效鸣其他鸟类的声音。人们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第五开名《悬艾人》


50580[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悬艾人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仙艾垂门绿,灵丝绕户长。


题:“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由于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故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于花草中当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为著名。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可制艾绒治病、灸穴,又可驱虫。五月正直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功效最好。端午这一天,人们采摘艾草,编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荆楚岁时记》汪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沾艾叶以戴之。”明清妇女都会在端午时节头簮艾花,小孩子会身贴艾虎,这便成为了端阳一道风景。



第六开名《系采丝》


50581[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系采丝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清晓会披香,朱丝续命长。


题:“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端午所系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饰物,又称为“长命缕”、“续命缕”、“五色缕”、“朱索”等。据说可驱除灾害。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于是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分别代表五行,并象征五色龙,“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使人健康长寿。端午节戴香囊的习惯据说也与带五彩线有关。香囊以各色布料缝制而成,内装香料,以五彩线作索戴在小孩身上,以作祛病避邪之用。



第七开名《裹角黍》


50582[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裹角黍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彩缕碧筠棕,香粳白玉团。


题:“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端午节最著名的节俗当属包粽子和吃粽子。粽子又称为角黍、筒、水团、白团等,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筒粽、九子粽、不加水的干团,还有杂以五色人兽花果的滴粉团等等。“四时花竞巧,九子争”,就口味而言,粽子馅荤素兼具,有咸有甜,花样百出。北方以甜味为主,南方则甜少咸多,粽子的做法也充分体现了各地的地方特色。



第八开名《观競渡》


50575[1024].jpg

《端阳故事图》册 观競渡

清 徐扬 绢本设色 藏于故宫博物院

纵20.7厘米,横18.2厘米


冲波突出人齐喊,跃浪争先鸟退飞。


题:“观競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有关其起源有很多说法,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追悼屈原。《荆楚岁时记》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栰以拯之。”所以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湖北,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看过了古人的趣味端阳,今年端午,除了吃粽子,你是否也会约上三五好友斗斗百草,互赠香囊,体会一下传统文化的魅力呢?







近期,中艺金像将陆续与阿里巴巴(拍卖)、现代工笔画院等品牌机构,吴冠中、何家英、马海方等多位艺术家合作,用“黄金影像”这种独特的创新产品传播中国文化,用一颗“金子般的心”去保护中国文化,秉持创造“文化精品”的经营宗旨,为实现人类把握瞬间、珍藏永恒的梦想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