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三年一次的乡试都被安排在农历八月,相传,每到中秋,大家便向应试者赠送礼物,祝愿其金榜题名、月中折桂,表达心中美好的祝愿,后来慢慢演变成传统,盛行不衰。
如今,中秋节又要到了,有人却感到麻木,有人为礼品发愁,我们似乎都忘记了传统节日的精神内核。
中秋送礼,不需要借用那些时髦的概念,因为传统文化中就有很好的典范——“君子之道”。
什么样的人可以被称为君子?
君子是中国人最崇高的人格理想,我们对于君子提出了很多很多要求,单单一本《论语》,讨论君子小人的就有16句之多,而提到君子的更多达100多处,更不用说孔子之后的历代贤达了。
那在此严苛的标准下,哪些人可以被称为君子呢?
有人会说孔子:
孔子出门遇雨,但却不愿意向子夏借伞。因为孔子知道子夏吝惜财物,而他认为与人交往时应赞赏对方的长处、避讳对方的短处。之所以不去借,是害怕子夏不肯借而张扬了子夏的小气。
还有人会说嵇康:
山涛和嵇康同为竹林七贤,关系亲密。后来山涛接受了司马氏的征辟而出仕,祝贺的人络绎不绝,嵇康也送上了他的贺礼——《与山巨源绝交书》。虽是绝交书,但文中却数落自己的不是,对山涛并无一句恶语。
到了近代,会有人提名胡适:
林语堂留学期间,经费用尽,曾两次向胡适求助。胡适先后汇给林语堂2000美元,嘱托这是北大的工资预支款,请他归国后一定要回北大工作。然而当林语堂学成归来到北大任教时才被告知,哪有什么北大的工资,那都是胡适的资助。
这三位贤达在“五德”方面做得都非常不错,都符合君子的标准:“君子有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君子交绝,不出恶语”“君子周急而不济富”……
所谓“五德”,就是“仁义礼智信”,是儒家总结的君子的行为准则。
仁,要求我们为他人着想、严己宽人;
义,让我们知道要有理想有坚持;
礼,指的是祭祀礼法,意在尊重那些值得被尊重的事物;
智,是指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知识和技能,让我们能够明辨是非、看清世事;
信,待人接物都要实事求是,真诚可信。
君子也送礼收礼吗?
不过说到五德,“礼”这一条就经常引起误会。礼的侧重点从原来的“礼节”慢慢移到了“礼物”上,染上不少功利色彩,更有人觉得送礼已经是一项陋习了。
那君子们是怎么看待送礼收礼这个问题的呢?
孔子肯定是收的,他说:“只要带了拜师礼的,我从来没有不给他教诲的”(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而且孔子是讲礼尚往来,阳货趁他不在家的时候给他送了一只烤乳猪,孔子虽然很不喜欢他,但是礼物已经收了便一定要去回访。
在送礼这件事情上,胡适先生给我们示范了正确的做法。
袁瓞是台北街头一个卖芝麻饼的年轻人,他喜欢研究政治,于是冒昧向名满全国的大学者胡适先生写信请教。没想到胡适居然耐心地回信了,俩人还成了忘年交。胡适邀请袁瓞来家里做客,而客人袁瓞所带的见面礼是10块芝麻饼。
后来,袁瓞(dié)偶然提起自己鼻子里长了瘤,担心是癌,胡适立即提笔写信给台大医院院长,信中说:“这是我的朋友袁瓞,一切费用由我负担。”临别,胡适还赠给了袁瓞《中国古代哲学史》等五本著作,说“以后需要书,尽管来拿”。
这就是君子送礼的正确姿势,回信、著作,甚至是介绍去台大医院治病,代表的都是胡适的情谊,而他自己并无所求。难不成会是为了以后能免费吃芝麻饼?
礼物,是表达情谊的手段,而不是寻求回报的投资,孔子收礼也只是认为这样会形成尊师求学的风气。送礼的行为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关键是礼物的分量要适宜、立意要正当。